每位作者对于提交学术论文的感受不同。有些人迫不及待,他们受够了,只要指导教授说论文没问题,他们就立刻上传提交。虽然每次校稿都还是会发现遗漏了参考资料、引文少了页码、拼写错误等,但这些都不重要,他们渴望早点解脱。
另一些人则是迟迟不肯放手。他们的生活已经被研究和论文长期霸占,所以他们认为:"只要再多花一点时间、再一下就好,这里应该再多一些内容或多一些文献的修饰就可以改变对内容的认知"。
这后者,我称之为"罹患论文提交恐惧症"。作者随时可能罹患论文提交恐惧症,但最常见是在博士论文完稿前。
什么是"论文提交恐惧症"?
粗略来讲,大概为:
您已经花很长时间研究议题、阅读文献、分析资料。您认真写作,并已经有完整的草稿。您的指导教授很满意,认为您准备好了。然而,您没自信、无法接受"论文写得很好"这个事实。您阅读写好的论文,总觉得还差什么没完成,甚至感觉距离自己主张的学术贡献差了十万八千里;您或许陷入自我否定,认为花了一堆时间结果一事无成,答辩委员铁定一下子就看破论文的破绽和问题所在。
若您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请记得以下关于论文提交恐惧症的几点事实:
1. 您没有胡思乱想
博士学位风险很高,花钱又花时间,占据人生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担心论文不够好是合情合理的事。论文即将面对答辩,因为担心答辩委员评语而害怕提交论文是很正常的想法。
2. 相信我,不只是您,大家都有这经历
很多人都经历过论文提交恐惧症,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当写完论文时,您已经忘记一路来走了多远才有今天扎实的经验。过去学识成长的一大步,如今看来只是一小步。学到的新知识变成思想的一部分,然后又变成学习更多知识的基础。
如果有记录学习历程,而且又有论文提交恐惧症的话,您可以花些时间查阅自己的学习历程。大家通常都需要停一下,有意识地回顾累积知识所付出的努力。
3. 您的担心,可能是您的资产
如果觉得自己的研究简单明了,并能自信地论述研究的学术贡献,这太好了,远好过说不出研究的意义。就算您只是重复证实了大家已知的学术知识也没有关系。
博士论文的目的,除了要有突破性的研究,尤为重要的是展现您的研究能力。更何况,您的研究不可能是对过去研究的照搬,多少会有所不同。虽然有时因太靠近、太深入自己的研究导致一叶障目,暂时看不到成就,但您要有信心不久能破开迷雾、柳暗花明。
4. 最重要的是,不要一直焦虑,不要让论文提交恐惧症阻拦您
社群媒体有很多关于论文提交恐惧症的讨论,其中不乏合理的建议。您要相信指导教授,论文够好就好,不需追求完美。您不防休息一下、出去走走或做些别的事,例如写博客或研讨会文章、规划论文发表计划、完成摘要或目录、准备论文的三分钟简报等。您也可以找同行聊聊自己的研究,并听听他们的意见。
最重要的是,不要绝望。如果想克服论文提交恐惧症,尽量与一些相同处境的人或身边的同事聊聊,如果能找到最近取得博士学位的人更好。另外,保持乐观,放松心情很重要,不妨吃一点喜爱的美食犒劳自己。
加油,您可以的。